3月25日,以“‘宜’江向海 ‘沪’动未来”为主题的宜宾市2025长三角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上海举办。大会共签约项目130个,签约总金额达493.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7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
投资推介会现场
此次签约呈现出“高”和“新”两大特点。
签约企业能级高。宜宾市与合肥常青、福然德等10余家上市公司,上海西井科技等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涵盖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为宜宾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实现精准补位。
项目合作模式新。宜宾市属国企与8家基金投资机构达成意向合作,共建通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制造及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8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借助“一流基金”介入“一流朋友圈”,快速集聚“一流产业生态圈”。
宜宾产业基金投资活跃、布局完整
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等美誉。近年来,该市抢抓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积极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发展能级持续跃升。吉利、天华新能等长三角知名企业,60余家上市公司,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2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助力宜宾成为四川工业强市。
投资推介会现场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在发展过程中,宜宾市坚持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创新基金招商模式,借助IDG、中金、晨道等头部资本优势,合作组建了18支、总规模超300亿元的招商引资基金群,建立了“基金机构导流—产业专班研判—对应县(区)承接”的漏斗工作机制,三年多来通过合作资本推荐并成功签约落地项目34个、协议投资超1000亿元,助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如今,依托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宜宾市集聚动力电池产业正负极、结构件等120余个配套项目,形成了完备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依托高景、英发德耀等龙头企业,落地晶硅光伏产业硅料、硅棒等35个项目,率先在全省完成晶硅光伏全产业链布局。依托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累计签约新型储能产业项目14个,初步完成从研发集成,到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环节的布局。依托奇瑞集团等龙头企业,引进福然德、博耐尔等3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整车本地配套率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