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主办,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澜研究中心承办,张澜纪念馆、西充县张澜故居管理所协办的“第二届张澜生平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西充举行。来自北京、江苏、重庆、湖南、深圳、成都、南充等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张澜亲属代表及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追忆张澜先生的生平事迹,探讨其学术思想与精神遗产。
活动现场(廖桂华 摄)
上午9时,活动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中拉开帷幕。张澜纪念馆精心编排的红色情景剧《澜心家语》,通过生动的故事演绎,展现了张澜先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家风家教;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张澜书院带来的诗朗诵《巨澜奔涌》、合唱《民主之澜》,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受到直击灵魂的精神洗礼;民盟南充市委表演的舞台剧《迎接光明》,则重现了抗战时期张澜先生同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历史场景,令现场观众深受触动。
活动中,张澜网站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澜先生外孙张学宪作为亲属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利用软件技术创办张澜纪念馆官网、将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到张澜研究中等传承张澜学术思想的实践探索。他深情回忆道:“张澜先生一生表里如一、方正做人,总是教育子女,要自立自强,不要贪图富贵。他没有给后代留下任何资产,却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与精神宝库。”张学宪表示:“我们后人一定要代代相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开幕式上,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张澜书院带来合唱《民主之澜》(廖桂华 摄)
本次研讨会以“抗战烽火中的张澜”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张澜在抗日战争中的政治主张、教育实践及民主思想展开深入交流。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教授就张澜先生在《抗战星期刊》1937年第2期发表的《是非与认识》一文进行学术研讨。
澜之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张澜曾孙张雯松以《论张澜先生的朋友之道》为题,阐释了张澜先生朋友之道的丰富内涵。张澜的外孙女陈和平,民盟成都大学主委、图书馆馆长桂世权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张澜思想的当代价值。